大别山精神综述

  
  刘国胜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地位

  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相连的边界,是一条自西向东、蜿蜒于江淮之间的我国中部一条重要山脉。自近代以来,大别山地区就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它北窥豫中,南瞰武汉,东控江淮平原,,西扼京广铁路。大别山地区物产丰富、区位重要,在文化上既受到中原文化的辐射,又是楚文化和吴文化的交汇之地。在近代西方殖民势力沿长江入侵内地的过程中,大别山人民又饱受了西方殖民者和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联合压迫和剥削的痛苦,其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意识、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十分突出。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别山是和井冈山齐名的革命“名山”。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海陆丰、湘东、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组成部分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以此为基础的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以大别山为革命活动范围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都是在1927年秋收暴动以后创立的,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0万,拥有黄安(今红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等5座县城,并建立了26个县级革命政权,红军发展到45000多人,其他游击队等地方武装更多达20多万。
  (二)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大别山的革命红旗始终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大别山地区就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党的活动;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八七”会议的精神指示下,大别山地区爆发了著名的黄(安)麻(城)起义以及后来的商(城)南起义、六(安)霍(山)起义,并创建了当时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鄂豫皖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又成为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四支队和二师、五师及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薪火不熄,红旗不倒,这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坚持革命的最好注解,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很有代表性。
  (三)黄麻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之后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麻起义是继“八一”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之后,长江以北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农民革命起义。同前二者不同的是,这次起义没有军队参加,都是农民武装和革命群众。转战木兰山、创建柴山堡,黄麻起义队伍自觉地走上了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从实践上证明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正确性。
  (四)从大别山走出去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游击队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革命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她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五)1946年6月以发生在大别山地区为代表的“中原突围”为标志,中国近现代历史进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解放战争时期。
  (六)1947年6月,在党中央、毛泽东的正确决策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12万大军从鲁西南出发,中间经过黄泛区,最后胜利到达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争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从而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大别山地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将军县”、“红军县”、“烈士县”。黄安(今红安)、金寨、大悟、新县、六安、麻城等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据统计,大别山地区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有13万多人,其中红安就达2。2万多名烈士,麻城、商城、新县、六安等地也都各有一万多名烈士。
  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的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大别山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英雄业绩,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大别山精神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twdy.cn/Scenery/172.html